美豆新作預售量創新高
為履行貿易協議,中國加大了對美國農產品的采購量。中國的大額采購量成為近期美豆上漲行情的支撐點。從美國出口銷售數據看,在9月前3周的大豆采購量中,中方買家已超過62%,美豆新作預售量創歷年新高。
此外,因USDA9月供需報告的影響在近期中國大量購買美豆新作中未充分體現,所以10月供需報告可能會上調美豆新作出口量。美國農業部在9月供需報告中預測,2020/2021年度美豆出口量為21.25億蒲式耳,與8月預測持平,同比增長28%;2019/2020年度美豆出口為16.8億蒲式耳,高于7月預測的16.5億蒲式耳。
排除采購因素來看南美和北美市場,農戶的銷售進度超快,導致近期外商報價的積極性減弱,這使得CBOT市場內生做空能量不足,市場更關注第四季度大豆、玉米、小麥集中銷售時美國的物流問題,以及巴西早熟大豆能否及時供應市場。
截至9月20日當周,美豆優良率為63%,分析師平均預期為62%,之前一周為63%,去年同期為54%。氣象預報顯示,未來幾天美國將會出現降雨,但是這可能不會影響美豆收獲,美國有17個州開始收獲大豆。據統計,美豆收割工作已經完成6%,與5年平均水平持平,美豆單產已無懸念。
9月10日,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宣布,拉尼娜現象出現,并且可能會持續到今年年底。另有過半的預測認為,拉尼娜現象將會在2021年第一季度延續。拉尼娜將給巴西北部帶來更多降水,并降低巴西南部和阿根廷的土壤墑情。
油脂庫存整體處于低位
預計2019/2020年度中國進口大豆量將達到9678.98萬噸,同比增幅17%。因國慶、中秋雙節備貨需求,油廠盡量保持開機,近兩周都維持大豆壓榨總量為210萬噸以上的超高水平。由于雙節前備貨,豆粕提貨速度加快。雖然供應大幅增加,但是油廠豆粕庫存繼續減少。目前來看,現貨和基差成交較清淡,油廠以執行前期合同為主。因巨量供應的共同預期,貿易商和下游企業并未出現跟漲搶購的局面。根據調研反饋情況,預計10月油廠將盡量保持滿負荷開工,壓榨量維持高水平。10月豆系將維持高供應,需求預期雖好,但是豆粕高庫存仍將持續。
在國內油脂大漲之后,阿根廷的毛豆油出現少見的進口利潤,中國買家陸續買入南美毛豆油。油廠壓榨量居于高位,豆油產出量增加,疊加不少毛豆油到港,令豆油庫存增加。不過,豆油未執行合同維持歷年高位,菜油和棕櫚油庫存處于同期低位。整體來看,油脂庫存偏低,從而支撐盤面價格。
據天下糧倉監測,500家生豬存欄從2月開始連續7個月持續增長,8月環比增幅為5.42%,同比增加23.31%。納入調查的1000家養殖企業生豬存欄較7月底(1000家)增幅為4.80%;納入調查的977家養殖企業母豬總存欄較7月底增幅為4.54%。雖然禽蛋養殖利潤不佳,飼料用量有所下滑,但是飼料總體產量仍處于快速恢復期,今年同期產量已接近近年來高點。
綜合以上分析,當前,國內油廠的豆粕庫存仍存在壓力,但是較前期明顯好轉。雖然庫存壓力拖累現貨基差疲軟,但是油廠10月的銷售壓力不大,下游需求恢復強勁,預計現貨基差在10月底到11月初會開始走強。此外,市場遠期供應存在不確定性,2—3月美豆成本高于巴西,采購巴西大豆擔心到港延遲,采購美豆擔心成本偏高,所以下游企業的接受度不高,這是一個潛在的變量。
當前,豆粕市場跟隨美豆成本變化,美豆買盤積極,多頭擁擠,存在回調風險,但是因為南美大豆供應的不確定性,央企和儲備積極采購,外資、民營油廠買貨還存在一些問題,這也導致一旦盤面獲利回吐,下方仍有持續性買盤,不會擔心趨勢性反轉行情的發生。油脂方面,市場完全沒有壓力,有的只是多頭成本的差異。
交易策略如下:
豆粕前期多單繼續持有,可在3260元/噸附近適當加倉,目標位看至3300元/噸上方,逢高逐步止盈。
油脂前期多單繼續持有,可在6100—6100元/噸適當加倉多單,關注前高壓力位。
來源:期貨日報 作者:期貨日報